close

8078165157_ef7d112f5b_k  

 身為90後(8年級生),我們這一代常常被許多年長者憐憫為「被剝奪的一代」,也有人稱之為:「憤怒世代」。比起這些世代稱呼,同為年輕人的我認為,我們這一代的最佳註解應該是:

 

  「Generation without responsibility.(無責任感的世代)

 

  這個標題是我幾經思考過後,我這是認為最為貼切現狀的標題。我們這一代的孩子,生長的環境資源豐沛、生活條件優渥、資訊流通便利,在所有成長條件與過去相比更為良善下,照理而言,年輕人應該具備更強的競爭力,或是有更多時間去追尋人生目標。

  然而近年來,不乏看見許多年輕人沉迷網路世界、物慾薰心、逃避現實,這些現象一再在你我生活的周遭出現。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壓力所致,而是長久以來我們所疏忽的種種積習所積累。

  過去我們曾遠眺著日本尼特族,以為那是遙遠的日本才有可能發生的事情,然而不過幾年光景,台灣的尼特族也逐年增加。有些人將原因歸咎於,薪資結構導致了這樣的現象;有些人認為,這是教育制度的不完備下的悲劇。但是,從來沒有人將責任歸咎到年輕人本身。

  也對,從台灣過去的經濟榮景到現在的景氣低迷,社會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悲憤與不平,看著曾經的對手國,如今各個社會薪資超越我們,難免會有負面的想法。不過,真正的原因是如此嗎?我認為不是,其實有個議題一直被忽略不提──又或者說:「我們拒絕提起。」

  

  「年輕人,不再反省自己。

 

  這句話指的年輕人,同時也包含了我自己在內。我們這代的孩子,從小到大從來不乏父母的愛,我們幾乎是生長在溫室裡頭。每個孩子都能夠盡情展現自我,我們有活力、勇氣、熱情,但是我們卻鮮少「反省」。有些人讀到這,可能就會反駁,自己也會反省呀。那麼讓我問幾個問題:

 

  「你/妳會在每天休息前反省自己的作為嗎?」

  「當碰上錯誤時,你/妳第一個念頭是『反省自己哪裡做錯了』嗎?」

  「你/妳是否曾堅持己見,就算後來發現自己錯了,也羞於道歉?」

  

  當然,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並不代表全部,而是能夠簡單的讓我們看出自己的一點端倪。在我小的時候,學校老師都會讓我們讀些經論,《論語》裡頭就有這麼一句:「子曰:『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。』」這是我們從小到大背得滾瓜爛熟的道理,然而隨著我們成長,似乎所做所為都與此背道而馳。

  如今,年輕人如我,常常看見了別人的缺點後而大肆批判,卻忘記了提醒自己應該「內自省」。捨去了自省,我們似乎只剩下咆哮和憤怒,耽溺在虛幻的網路世界。

  而不自省也導致了我們缺乏向內看的能力,不能發於心而觀自在,最終我們只能向外尋找事物追求。我們逐漸只相信眼前所見,執著於舉目所及、鼻嗅可聞、舌蕾可嘗、耳聞可聽之物。拜物的文化,在我們這代人影響尤為重大。因為空乏的內在,只得透過外在的事物填補。

  

  而不自省又和責任感有什麼關係呢?當人缺乏自省的能力,往往失去了看見自己疏失的能力。而一個人無法發現自己的錯誤,那麼他怎麼會認為自己需要負責任呢?

  因為太常向外看,而忘記自己也需要承擔的責任。漸漸的,我們的責任感流逝了,我們把問題歸咎到其他人身上,並且指證歷歷的苛責著,到頭來問題卻無法解決。畢竟,解鈴尤須繫鈴人。

  「無責任感的世代」不僅僅是缺乏自省能力所造成,還包含了許多原因,未來有機會我會繼續分享我的看法。

 

  最後讓我用一個問題結尾:

 

  「你今天自省了嗎?」

arrow
arrow

    apple67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