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open-uri20150422-12561-2d3od9_159ea33c  

  韋恩爸爸帶著已經六歲的小亞當上幼稚園的那天,看著幼稚園門口貼著數張學生們『優良的』超學齡表現,還有幾張像極懸賞單的榜單註明著:「明星學校錄取!」滿懷期許的韋恩爸爸,希望小亞當除了因為當年那個實驗意外變成「巨人」外,在未來也能成為一個社會巨人,對社會有美好的貢獻。韋恩爸爸重金砸下,讓小亞當走上一流菁英教育的坦途。

  過了數年後,繼承了科學家爸爸的優秀天賦的小亞當,不僅取得了頂尖大學的學位,更收到許多企業的職缺邀請。韋恩爸爸相當欣慰,看著兒子長大成人且出類拔萃。那天亞當回到家裡,韋恩找亞當聊聊。

  「兒子啊,現在你這麼優秀,對於這個社會要更有貢獻一些。」

  「爸爸,我決定要離開這個國家。」

  「怎麼這麼突然?為什麼都不跟我們討論呢?」

  「爸爸,以我的學經歷,在這裡只能領40K,如果到其他國家去,我就有月薪80K的待遇。」

  「我兒啊,爸爸當初栽培你,就是希望你和爸爸一樣能夠為社會有所貢獻呀。」

  「爸爸,現在貢獻社會已經過時了!重點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呀!」

  「亞當……你怎麼會變成這樣?」

  「爸爸,我一路來所學的都是這些呀!」

  後來韋恩送亞當上飛機時,看著亞當的背影,內心五味雜陳。

 

  在現在這個時代,大部分的台灣年輕人都和亞當一樣,我們有著創意才智活力,在各方面都比過去的年輕人活躍。但是我們卻也養成了一個壞習慣──『短視近利』。

  因為靠近了畢業,所以也開始在網路上看看相關求職的文章,大部分的人都鼓勵有機會就出走外國,別留在台灣發展。看到網路上的文章,大部分都已薪資和發展機會做為誘因,客觀來看其實相當合理。

  沒錯,台灣的企業沒辦法給出合理的價格,憑什麼留住人才?給得起香蕉,就乖乖聘猴子。這樣的說法不絕於耳,我對這樣的看法,起初也抱持著相當認同的態度。畢竟我就是年輕人,如果給我那種價碼,我還真的不願意去。

 

  直到後來,因為這學期有上歷史相關的通識課程,恰好認識了孫運璿院長和李國鼎部長等人。在讀取了他們的事蹟以後,自慚形穢。這些在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,為台灣進入工業化以及振興經濟奉獻了許多。而他們並非為了謀求自身的利益,確切來說,他們為了國人的利益奉獻了自己。

  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情懷?這些人大多有著優良的學經歷豐沛的人脈關係,想要成就自己一番大事業並非難事,但是他們選擇在台灣過著純樸簡居的生活,把自己的才幹奉獻在台灣社會。就算遭逢不白之冤而遭拔官,待日後政府發現其清白而再度召回時,仍不計前嫌地繼續推動該做的政策。

 

  這讓我不禁反思,為什麼從前的人有這樣的情懷,而如今的年輕人普遍沒有這樣的情操呢?後來仔細尋思,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只讓我們學習競爭,搶奪更好的資源,所有學習都是為了將來能在社會從身旁的人手上奪走資源。累積財富是我們的使命,爭奪權力是我們的天性。

  貪婪如獾,我們雖然讀過許多聖人典籍,但卻全部遭到利益給蒙蔽。最後我們自己讓自己患上了『近視』,再也無法為長遠的全體著想,只想的到自己今日與明日的愉快。

  昔有范仲淹: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」這樣憂國憂民的情操,若拿來今日的教育上,恐會招致孩子的嘲笑:「老古板!」在現代,社會只要我們懂得:「及時行樂!管他國家與人民,重點在我們自己。」於是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了自己的故鄉,鮮少是為了往後能夠在台灣貢獻回來,大部分都是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,以便享樂。

  我不能否定這樣的想法是錯的,但是當年輕人謾罵著社會多麼不堪,是否也該想想,沒能為社會注入改變的力量,是不是我們的責任呢?當我們總想著追尋更好的Pay,是不是也疏忽了自己所能貢獻的呢?

  

  「不勞則無穫。(No pain, No gain.)」

  這不僅僅適用於個人身上,當我們對社會有所期待時,是否也願意付出呢?還是僅願意透過螢幕謾罵幾句,離開了虛擬世界後就繼續近視呢?

arrow
arrow

    apple67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