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hank-you-road-sign  

(圖片取自:http://kpbergman.com/2012/03/saying-thank-you-on-twitter/)

  還記得抵達香港的那天,在等著通過海關的同時,我看著來自各國的旅客面孔,彼此都等待著進入這座有東方明珠之稱的城市。在這個過程中,不免感覺到一種雀躍與優越感--大概是對於能夠走出國際感到欣喜。

  不免俗的踏過幾處觀光客必去的景點,果不其然,其面貌也是光鮮亮麗。有些人會認為香港人的服務態度並不好,我想這要端看你是以什麼心態去看待。對於我而言,我認為服務並未有好不好之分。我在翠華餐廳吃頓便飯,起初店員的語氣似乎有些急進,我想這應該是屬於香港國民的特色——從街上人們的腳步速度能看出端倪——所以並不以為忤,反而我更願意拿出屬於台灣人的禮貌與他們應對。我們似乎在台灣享受了太都「以客為尊」的服務態度,反而忘記對其他文化的尊重。

  也許因為屬於台灣的民族性格吧,我們對於「請謝謝對不起」並不陌生,不過每當我對服務員道謝,他們似乎對此感到有些彆扭。用彆扭並沒有負面的意思,而是一種可愛的不適應感。也許在當地的文化裡頭,直爽的銀貨兩訖,並不需要過多的言詞去提醒。但對於習慣服務員低姿態的一些台灣人,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無禮甚至冒犯。

  有時候我會想,這或許是台灣人的驕傲與自負吧。我們的文化裡頭,對於禮貌相當注重,然而這份禮貌卻也往往成為台灣人評鑑高低的標準,在這個過程中卻又忘記自己應當尊重的差異性。或許我們都該反思,與其逼迫別人迎合自己的胃口,為何不嘗試柔和的呈現自己的特色,讓對方更加了解我們。

  我還記得每當我道謝過後,服務員臉上總掛著有些彆扭卻又純樸的笑容說:「不謝不謝。」沒關係,但我還是會繼續謝下去。

 photo-2-7  

(圖片取自:http://systemimage.win/north+point+hong+kong+mtr)

  我們到了當地的市場,尋訪了一些遊客不會前往的小區。我還記得那站是北角站,我前往那的目的是找間體育用品店逛逛。不過也因為這個因緣,我總算真正看見香港市民的日常。我不敢說我能夠深入體驗,畢竟短暫的停駐,終究只看見了表面。

  在北角我看見的景物,斗大的抗議標語與熙來攘往的人潮互相衝突,對此我並沒有感到詫異或是震驚。我從標語上看到,似乎是當地攤商與政府的某些政策利益相衝。對此我也並不陌生,尤其新北與台北,類似的事件與抗議手段更是常見。但這讓我有個念頭跑上來:「每個城市(國家)都有他們自己的問題。」

  作為訪客,我們很難介入甚至評論。就像是Spotlight裡頭的台詞:「我們都在黑暗中探索,直到有天忽然有人開了燈,全世界就沸騰了。」旅行者也是將自己丟到一張全然未知的地圖去摸索,有些人行走過的地方正好是最美的優點,於是他在那張地圖寫下了極為優異的評論。然而有些人有著比別人更多的機會,能夠前往城市裡頭並不那麼美好的區域探索,於是那張地圖就顯得稍微黯淡。

 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太喜歡使用旅遊書的緣故,因為旅遊書會讓你產生期待,相對的有了期待,當你發現現實並不如預期時,那種失落與不甘會轉嫁到你對那城市的看法上。我們都該謹記著,城市的面孔是多變的,就像人們一樣。你能想像巴黎是一位優雅的女士,喜歡遠眺著塞納河畔享受午後的一杯咖啡,然而這位女士或許在他光鮮的衣物底下,藏著一身厭惡洗澡產生的惡臭也說不定。

  城市的面貌各有不同,也許我們該思考的並不是這座城市的優劣,而是想想自己如何放寬心,並以自己的文化去接納其他文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ple67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